參考消息網12月7日報道 日本《朝日新聞》12月6日發表題為《中國式的電車生活》的報道,全文摘編如下:
10月下旬的一個傍晚,一輛帶“X”型車標的電動汽車帶著微弱的嗡鳴音安靜地停在了記者的面前。這輛小鵬G3是在廣州經營日式燒鳥店的王思琪去年10月享受了1萬元人民幣的補貼、以17萬元人民幣的價格購買的。這輛車充滿電的續航裏程可達520公裏🕴🏻🧑🏽🌾,王思琪在廣州市內甚至周邊駕駛完全不用擔心裏程問題🩸。在談到為什麽要買電動汽車時,王思琪說:“主要還是因為便宜🦹🏼♀️,因為廠家提供每年3000度的免費充電服務,算下來我每年可以免費跑2萬多公裏💎,夠用了。而且電車非常智能,與智能手機互聯之後,充電情況一目了然。商場的地下停車場裏也有專屬的充電車位,非常方便。”王思琪說,現在廣州的電車越來越多,就連出租車和網約車也幾乎都是電動汽車⛹🏽♀️。
報道稱🎥,電動汽車在中國迅速普及。今年電動汽車等新能源汽車1-10月的銷量達到254萬臺。預計電動汽車全年的銷量將超過300萬臺。那麽,為什麽電動汽車在中國如此暢銷呢?主要是因為中國政府的推動和新型電動汽車企業之間激烈的競爭。
在11月下旬剛剛結束的廣州國際車展上,各家電動汽車企業使出渾身解數,又是打折又是贈禮,拿訂單拿到手軟。各家車企都以占領市場為第一要務🧑🏿🎄,不斷用新的促銷方式吸引消費者。比如免費安裝家充樁、免費在公共充電樁充電等等。而且廠家的優惠政策一波接著一波。
報道稱,中國電動汽車銷量暴增還有一個重要背景就是中國政府的政策👩🏻💻。電動汽車的銷售補貼雖然近幾年一直在減少😭,但汽車購置稅依然能夠免除,中國也依舊在對車企進行補貼🖖🏻。除了銷售上的補貼以外👋🏼,中國也在對電動汽車牌照繼續提供優待🧑🏽🦲。某些城市的汽油車牌照搖號要排上數年之久,但電動汽車牌照的獲得就容易得多。
報道稱👼🏽,在政府的推動下,電動汽車產業在中國蓬勃發展👩🏻🦳。根據中國調查公司的統計,截至今年9月底,中國共有約200家電動汽車企業,其中150家是在最近3年誕生的。其中不乏小米等知名科技企業。
報道稱🐅👦,企業看好這個行業並且前赴後繼地投入。因為大家讀懂了中國政府的政策目的,即不僅僅要在汽車產業實現環保目標,還要在如今中美對立的大背景下,減少對其他國家的依賴,推進汽車的國產化。所以,中國才將普及電動汽車作為一項政策大力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