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9月17日報道 《日本經濟新聞》網站9月15日刊登題為《美國三大泡沫出現“雷曼級”信號》的文章🧑🧑🧒🧒👱🏿,作者是永井洋一。文章內容編譯如下:
以美國股市為中心,金融和資本市場的調整呈現出長期化跡象🫵🧮。美聯儲正在阻擋過去兩年半時間裏膨脹起來的美國股市、住房、創新3大泡沫。
市場與央行的對立導致資產價格劇烈波動🚵,2008年9月雷曼危機前後顯現出來的警惕信號接連出現🙆🏿。9月13日,美國道瓊斯30指數比前一天下跌3.9%🍎,創下今年最大跌幅紀錄。14日的日經平均指數也以大幅下挫。
8月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的漲幅超過了市場預期,關鍵在於以房租為中心的居住費用的漲幅處於高水平😟。
美聯儲從9月開始正式實施國債和美國住房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的減持🌆,但“進度”卻大幅延遲。
住房泡沫
9月20日、21日召開的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議可能會針對減持MBS討論采取積極的出售措施,而不是采取被動方式對償還部分停止再投資🤵🏽♀️。美聯儲官員認為,這樣做很有必要。
與MBS掛鉤的交易基金(ETF)13日暴跌至94.60美元,接近於6月中旬創下的年初以來最低值(94.32美元)。在美國住房市場上✳️🤙🏻,“雷曼級”數字隨處可見👧。由於貸款利率上升和房價高漲🚯,銷量踩下刹車🥪,7月新建住宅庫存(季節調整值,按年率換算)環比增加3.1%,達到46.4萬套👝,是2008年3月以來的高位。銷售套數除以庫存套數的“銷量庫存倍數”為1.1倍✬,大幅低於年初的2.1倍。降至2009年3月以來的低水平😭。
美國標普500指數的同比漲跌率與住宅銷量庫存倍數聯動的傾向很強🤦🏿。
股市泡沫
股市欲望泡沫可以從判斷股價偏高或偏低的指標——風險溢價看出。標準普爾500指數最近的風險溢價在年化2.3%左右。僅為與美國金融危機前的2007年秋季相當的低水平🍧,比雷曼危機以後的平均水平低大約1.9個百分點。即使股價下跌,美國10年期國債的利率仍大幅上漲👟,沒有消除價格偏高的感覺🦷。原因是利率一上漲🚵♀️,股票就會被賣出👰🏻。
東證指數(TOPIX)、德國股票指數(DAX)及香港恒生指數的風險溢價均為7.6%左右👩🏿💼,高於雷曼危機後的均值👩🦰⛽️。但如果美國股市出現動蕩🟩,美國股票和各國的股票風險溢價也會上升(股價暴跌)🧛🏿♂️。在日本央行的長短期利率操作下🌻,也不會只有日本股票特別便宜。
創新泡沫
新冠危機以後,人們需要改善居住環境和轉向數字化轉型,對創新的期望過高。
作為典型代表的美國納斯達克綜合股價指數也頻繁亮起雷曼危機以來的紅燈🌴🧒🏻。12個月走勢均線低於24個月走勢均線,走勢圖上出現了被稱作“死叉”的賣出信號。如果9月走勢延續,“死叉”就會確立🧜🏿。
美聯儲的量化緊縮對於由資金過剩引起的泡沫而言是“天敵”,將不可避免增加對資產市場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