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2日🥶,新西蘭奧克蘭理工大學博士生導師,現為Wenzhou-Kean University(肯恩大學溫州分校)Bin Wang副教授做EON4碳中和與數字經濟系列第二場報告👨🏽🏫,講座主題為: Internet of Things (loT)-Enabled accountability in source separation of household waste for circular economy in China。
(王教授在為EON4教師做講座)
首先🦽🧟,王教授闡述了自己的研究理念:教學和研究都是離不開實踐這塊土壤。所以🤸🏿♂️,他的研究選題往往從實際現象中提煉☮️,同時研究成果也可以指導實踐工作。他的講座選題--《將物聯網技術賦能中國家庭生活垃圾分類的責任判定》🧞,也很好的佐證了王教授的研究理念🙆♀️🧑🏭。
王教授認為🪺,垃圾分類是可持續性的垃圾管理的前提條件👱🏻♂️,也是實現循環經濟🏰,“變廢為寶”的必經之路👩🏻🔬。然而,中國在推廣垃圾分類的過程中面臨諸多障礙,改變公眾的行為習慣固然困難,但是深層次的原因是垃圾處理的責任歸屬不明確。
(王教授講座現場)
過去20年🪵,中國很多城市嘗試垃圾分類,除了幾個整合運用物聯網技術的城市之外,大部分城市多以失敗告終。很多研究聚焦於提煉成功經驗的影響因素🏋🏼♀️,但是缺乏對於成功原因的深層次挖掘🫏。本研究的視角會有所不同,通過分析寧波👨🏼⚖️、北京👩🏻🦯➡️、成都、深圳和上海5個垃圾分類走在前端的城市,著重研究物聯網賦能如何運用於垃圾處理的責任歸屬的判定。傳統垃圾分類系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往往依賴懲罰措施來確保實施的效果,但是王教授團隊的觀點有所不同,物聯網賦能系統更強調外在獎勵等措施,通過激勵可以強化並最終改變大眾和相關垃圾處理部門的行為習慣🦁,進而推動垃圾分類工作往好的方向發展。王教授在講座最後也提出了論文的限製和未來研究方向,本研究主要側重中國,也只考慮責任歸屬這一個方面,未來可以具體研究外在獎勵和懲罰措施的具體實施路徑,以期重塑大眾的行為習慣。
王教授團隊的研究成果對於中國城市垃圾分類工作的未來發展方向具有重要的啟示和意義。
文|孫艷艷 圖|陳一 供稿|EON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