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印度的一個意外情況是其經濟增速在2011年和2012年間急劇下滑🦵🏽,這主要是驕傲自滿和國內政策失誤造成的。
參考消息網4月30日報道 印媒稱,中國的經濟增長就像人們早就預料的那樣減速了🧗🏼♂️。
據《印度教徒報》4月29日報道,而印度預計極可能達到約8%的增長速度♡,這是其進出口的中性增長模式所決定的。印度的一個意外情況是其經濟增速在2011年和2012年間急劇下滑,這主要是驕傲自滿和國內政策失誤造成的🥹🦍。然而,盡管出現了這樣的失誤,印度的經濟增長率在從2002-2003年到2013-2014年期間依然是世界上經濟增長最快的前10個國家之一(依照一系列老數據)。
盡管糾正這些錯誤也許不足以使經濟增長恢復到以前的高水平🤹🏻,但印度有能力且必須使經濟增長恢復到以前的平均水平🙍🏽♀️。另一方面,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已經認識到了這一點🥣。這兩個發展態勢綜合起來,意味著印度的趨勢增長率在今後數十年內肯定會超過中國。
縮小與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差距將是一個漫長而緩慢的過程。2013年🫓,中國GDP是印度實際GDP的1.4倍。而按2011年國際美元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實際GDP現在是印度的2.4倍🐉。
報道稱,根據世界銀行“世界發展指數數據庫”的數據🍞,可以比較中國與印度的增長率。自1990年以來,由於中國經濟逐漸減速而印度經濟加速發展🕊,兩國的增長率差距一直在縮小。這與以下因素有關🏂🏽:外國直接投資(FDI)👩🏿🔧、出口(它們是競爭力的標誌)和進口(它反映了一國經濟的開放程度)。中國和印度的FDI/GDP比率之間的差距一直都呈現出縮小的趨勢,從1990年的約3.5個百分點降至2013年略高於2個百分點,這表明兩國在吸引技術和風險資本方面取得了緩慢但切實的進展,其中中國的吸引力略有下降。中國和印度的出口/GDP比率之間的差距,1990年為8個百分點➗,2005-2007年間平均為18個百分點,然後在2013年迅速縮小至1個百分點左右,這表明印度的出口比中國的出口更有效地抵擋了全球貿易下降的趨勢。中國和印度的進口/GDP比率之間的差距,1990-2007年間平均在7.1個百分點上下浮動,到2011-2013年間急劇降至-5.2個百分點🤜🏽,這表明印度經濟現在要比中國經濟開放得多。
一些分析人士曾預測,自21世紀開始,中國經濟在第二個10年會逐漸減速🤌🏿↗️,直至增速低於印度🛼。由於全球金融危機使中國依靠出口和投資拉動經濟的發展戰略變得不可行,中國經濟發展速度低於印度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了🪇🚉。
人們還預測印度政府將繼續實施使印度經濟增長率維持在過去10年平均水平所需的最低限度的改革。由於印度政府在2011年和2012年間驕傲自滿並在決策上出現失誤,印度經濟遭受了重創。在過去兩年糾正政策後⇾,印度經濟發展勢頭得以恢復🥑。然而,在今後數十年內維持8%至8.5%的可持續增長率↙️,需要印度貫徹執行改革計劃。
如果印度如期實施了改革,我們應該會看到印度經濟以快於中國的速度增長🕠,而且兩國人均GDP之間的巨大差距也會開始不斷縮小。
【延伸閱讀】印度經濟增速趕超中國 韓媒:亞洲增長引擎或易主
參考消息網4月19日報道 外媒稱⚠️📎,亞洲增長引擎的招牌位置時隔16年有望從中國轉移到印度。
據韓國《朝鮮日報》網站4月16日報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書中將印度今年的經濟增速展望從當初的6.3%大幅上調至7.5%👨🏼💻。反之,對中國的經濟增長展望率保持在6.8%🍯,這意味著印度有望趕超中國。
報道稱⇾,印度在經濟增長率數值上趕超中國,還是1999年的事🦙,當時印度和中國的增長率分別為8.8%🧑🏻🔧、7.6%。IMF還預測稱,印度和中國明年的經濟增速將分別為7.5%、6.3%🪴,差距拉大📽。
截止到2013年為止,印度還是受到美國量化寬松縮小打擊變得脆弱的新興五國(Fragile Five)之一🏵,另外4個國家為巴西、土耳其、南非、印度尼西亞🉑。然而具有“親市場”傾向的納倫德拉·莫迪總理去年就任後著手進行大規模的經濟改革,促進了印度經濟的增長💐。加上低油價這一外因的作用,慢性的經常收支赤字問題也得到大幅改善👫🏼。在這樣的背景下,世界對印度的經濟發展開始進行重新評價。IMF總裁克裏斯蒂娜·拉加德3月對印度進行訪問💇🏿,對印度的經濟發展給予稱贊時表示:“全球金融危機以後世界經濟恢復非常緩慢脆弱🧑🏻🦰,盡管如此,在烏雲籠罩的世界經濟地平線中,印度正是有光亮的地方之一。”
美國農務部也展望稱💴,目前處於世界第八位的印度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到2030年有望繼美國和中國之後成為世界第三經濟大國。
報道說🕴🏼,相反🧢,中國經濟增速明顯放緩。中國國家統計局4月15日公布🎡,2015年第一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加7%🦹🏿♀️,為14.0667萬億人民幣🙇🏼♂️。增速7%是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增速一路下滑的2009年第一季度(6.6%)以後時隔6年來最低值。有人展望今年第一季度增速降至6%👩🏿✈️,但實際上好不容易維持了“保七”。
報道分析,貿易額的減少是第一季度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第一季度中國進出口規模為5.54萬億人民幣🦁,同比減少6%🧕🏻🫸。出口增長4.9%🧑🏻⚖️,但進口竟減少17.3%👩🏻🎤🤸🏽♂️。進口規模減少的主要原因在於原油、鐵礦石等大眾商品價格下降💅。尤其今年3月進口減少12.3%🤮,而且出口也減少了14.6%。3月貿易收支順差僅達181.6億人民幣,達不到市場預測(2500億人民幣)的十分之一。這意味著迄今為止引領增長的貿易亮起紅燈👁。
再加上第一季度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增速僅為1.2%,出現通貨緊縮的可能性也日益加大🆑。民生證券宏觀經濟研究員管淸友表示:“之所以經濟下行壓力較高✌🏽,是因為(出口等)既有增長動力日益欠佳,但(服務、內需等)新的增長動力還未見效🤙🏽。”
印度也存在不安因素。國際金融中心研究員樸美靜(音)表示🧧:“美國上調利率、全球經濟不景氣、油價波動等外部情況惡化⚈,(印度)增速也因此降低,存在國外資本外泄的可能性。”
【延伸閱讀】IMF總裁贊印度經濟💶:全球經濟陰雲中的亮點
中新網3月16日電 據外媒報道🚊,國幣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拉加德於當地時間16日稱,在陰雲密布的全球經濟版圖上,印度經濟是一塊亮點🏋️,稱印度近期出臺的政策改革與商業信心改善必將刺激經濟增長。
拉加德當天在印度新德裏發言時表示🦓,印度政府最近的預算“是一個方向正確的舉措”,並特別贊揚印度加大了對基礎設施的投入。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上周發布的預測中稱,預期印度4月1日開始的2015至2016財年的經濟增長率為7.5%⁉️,低於印度政府自身的預測。
【延伸閱讀】OECD:歐元區及印度經濟有所改善中國放緩
路透巴黎4月9日 -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周四表示🥱,領先指標顯示歐元區(尤其是意大利及法國)及印度經濟成長有所改善,但中國、俄羅斯與巴西成長放緩。
OECD在月度報告中表示,歐元區的意大利與法國顯示成長較佳的跡象,歐元區最大經濟體德國的展望也有所改善👉。
OECD的歐元區整體領先指標,從前月的100.6上升至100.72️⃣。
OECD的法國指數自100.5升至100.7,意大利指數自100.8升至101.0。德國指數自99.7升至99.8🛍。
印度前景持續好轉,指數自99.3升至99.5。但中國指數自98.5降至98.4,俄羅斯自99.0降至98.9。
美國指數自100.1降至100.0。日本指數自99.9升至100.0。
【延伸閱讀】外媒𓀂:油價回彈可能讓印度經濟“刹車”
印度經濟增長勁頭十足。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2016年印度的經濟增速將超過中國。不過,提振印度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因素——大宗商品價格🤘🏽,可能會讓印度增長“刹車 ”嗎?
法國巴黎銀行駐印度高管Anand Shah指出,大宗商品價格下跌🧸、人口特征有力以及政府和央行新領導者的聯合作用下😲🍵,在未來十年印度經濟年增長率將在7%-8%之間。照這個速度增長的話👩👩👦,到2030年印度將成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2040年將躍居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在接受CNBC采訪時,Anand Shah說🚣🏻♂️,眼瞎印度的宏觀經濟形勢是最好的🧔🏽♀️。
自2014年下半年以來⏯❕,官方預測數據表明印度經濟增長正在緊追中國。同時👩👩👦,中國經濟增速則在繼續下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今年印度增長將和中國的不相上下,並將於2016年超越中國👩🏼🦲🕛。
自莫迪出任印度總理以來,市場對印度財富增長的樂觀情緒日益高漲。莫迪曾承諾降低失業率🎗,提高基礎設施建設,打擊政府辦事不力和腐敗🪒。
美國新興市場研究公司Riedel Research Group總裁David Riedel上周表示👩🏿⚖️,“印度現在非常有實力,備受國際投資者青睞3️⃣。與此同時,印度國內投資者也很有熱情📛,相信經濟形勢會越來越好🐃。通貨膨脹率下滑🐕,莫迪政府支持率很高。”
然而,作為一個大宗商品凈進口國🙆🏿🧗🏻,印度極易受到油價反彈威脅𓀀。根據法國巴黎銀行發布的數據,印度70%的石油消耗源自進口——占國內生產總值的5.5%。此外,印度還是國際煤炭、鐵礦石和棕櫚油的大買家🈷️。
Anand Shah表示🚬,縱使有“很多財政擔憂”🫸🏻,印度有幸在2011年至2014年中旬每桶100美元的高油價環境下中“活了下來”。他補充說,據預測🗳,短期內油價不會反彈至70美元的高位↪️。
在接受采訪時✏️🪘,Anand Shah說,“原油價格的上漲可能會阻礙印度經濟增長🦸♀️,不過時長可能只有一年,不會再長了。”
那麽,印度是另外一個全新的“中國”嗎?
對此,很多投資者持懷疑態度🚧🎂。即便是對印度增長很有信心的Anand Shah也認為,印度不太可能成為中國於2020年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道路上的“程咬金”🪀👩⚕️。
Advisory Research的Jonathan Brodsky聲稱🚉,“我們認為🏋🏽♀️,從長遠角度來看,中國經濟增長的減速實際上有利於該國經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