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麥肯錫全球研究所(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對3萬家公司的分析,新興市場企業的崛起將大幅降低全球企業利潤增長💁🏿⏺,這對投資者不利,但消費者將從中受益。
麥肯錫表示,1980年到2013年間,全球企業凈收入增長了5倍,比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超出70%。這將企業利潤從占全球GDP的7.6%推升到9.8%🫳🛻。在美國🧤,企業利潤占國民收入約11.6%👐🏿,達到1929年以來最高水平,是1990年水平的兩倍。
但麥肯錫認為🕵🏼♂️,事實將最終證明這已是全球企業利潤的巔峰。受新興市場企業崛起、科技進步🏌🏿♀️,以及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影響💲,未來十年企業利潤增長很可能會降到一年增長1%,為過去35年平均增長率的五分之一。
這樣一來,至2025年企業利潤有可能收縮至全球GDP的7.9%。
麥肯錫全球研究所的理查德•多布斯(Richard Dobbs)表示#️⃣:“我們的研究顯示,過去30年(以西方為主的)全球企業的繁榮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但也有跡象顯示,全球競爭的性質以及經濟環境都出現了重大轉變🗯。”
麥肯錫認為,這一觀點的關鍵在於新興市場企業的崛起,通常情況下,這類企業實現短期利潤的責任要小於它們的西方對手。
多布斯還說:“至2025年,新興市場企業將占到《財富》(Fortune)500強企業中的45%。它們的遊戲規則與西方企業截然不同🪄,而且在許多情況下,它們接受比西方同行低25%-50%的回報。”
該研究顯示🪦,2013年全球稅後凈營業利潤為7.2萬億美元🫱🏻,新興市場企業創紀錄的占到了32%,中國處於領先地位🤘🏻,占比14%。麥肯錫將韓國和香港等地區列入發達經濟體,如果加入這些地區,該數據將升至39%。
在過去十年裏,前五十大新興市場公司已將它們的影響力擴散至全球📙,在國內市場迅速擴大的同時,還將海外業務在營收中占的比重提高了一倍至40%🆑。
但與西方對手相比🫵🏽,它們往往有著不同的組織結構,因而目標也就不同🫃🏼。
在北美和日本,大約有四分之三的企業收入是由股權分散型上市公司創造的。中國和印度的企業營收則為國企主導,中國國企營收占總營收58%,印度國企為38%(見第一張圖表)😏。
多布斯說🥷🏼:“全球大型國有企業大約有一半在中國,還有四分之一分布在其他新興經濟體。”
他認為這些國企的目標可能是一些國家優先事項,如增加就業、確保糧食安全以及獲取自然資源,而不是西方流行的利潤最大化。
同樣,家族企業在大多數新興市場也占了很高比例。麥肯錫認為🧴,有一個控股股東的公司可以自由地從長遠考慮,投資擴大市場份額,而無需背負過多壓力去滿足季度盈利目標。
如第一張圖表所示,家族企業在西歐也很普遍🤽🏻♀️,但麥肯錫表示在中國等新興市場,家族企業控股股東的股份往往達到西歐的兩倍💎,促使企業“更積極追求增長”。
麥肯錫表示,其結果是股權分散型公司(主要在西方)往往有較高的利潤率。但新興市場企業能夠通過對固定資產進行數額較大的再投資👲🏻,從而得到更快增長📚。1999年到2008年期間,新興市場企業以分紅形式回報給股東的部分僅占盈利的39%,發達國家則為80%。
麥肯錫表示🌸,因而新興市場上市公司在2000年到2013年間的固定資產投資高達6萬億美元,所投資領域包括資源開采🤰🏿、公用設施和資本貨物等。
這些差異從第二張圖表可明顯看出。新興市場企業投入資本的回報率往往低於西方公司,而且這種差距正日益拉大。自2000年以來,新興市場企業資本回報率(ROIC)增長放緩,中國的這一指標則在持續下降。
西方企業的營業利潤率也是增長最快的,拉丁美洲和中國的利潤率則在不斷下降,在2000年到2013年間下降了5.6個百分點。
但新興世界的企業營業額增長速度要遠大於西方☪️,相比北美和西歐的20%左右,中國為77.3%,拉丁美洲為44.5%,印度和東南亞是40.5%♦️。
這一增長差異在鋼鐵🙅🏼♀️、化學品等資本密集型產業最為顯著📟。
有人可能會認為,隨著新興市場企業獲得的市場份額越來越大,在追求利潤最大化方面🧑🏿✈️,它們的行為可能會開始越來越像西方企業🤏🏼。
但多布斯不這麽認為🤯。他表示中國、印度和拉丁美洲的資本回報率在2006年已經見頂📅👩🏽🎤,此後實際上在下降,令這些地區的投資回報率降到更加接近於日本和韓國的水平👵🏼。日韓兩國是第一批實現工業化的亞洲國家🟧🎄,尚未有跡象顯示兩國企業的行為變得更像西方風格。
麥肯錫認為,這些“數量更多、更令人生畏和更具全球性”的新興市場企業對現有企業價值的破壞,往往要大於它們為自己創造的價值🎨。因此麥肯錫表示未來十年,新興市場企業的持續擴張將對全球企業利潤構成下行壓力👩。
高科技企業的不斷發展將進一步加劇這種效應,麥肯錫認為高科技企業創造的平臺把邊際成本降低到幾乎為零,從而繼續顛覆長期商業模式。這一過程將“把工業價值大量轉化為消費者盈余”👳♀️。
以Skype為例🍧,據麥肯錫估算,僅2013年Skype就為消費者節省了370億英鎊的國際電話費🤵🏽♂️。
1980年到2010年之間全球勞動力大軍增加了12億人,其中大多為低薪的新興市場工人,這些新增勞動力同樣降低了企業成本。
鑒於該過程現已基本完成,麥肯錫認為“全球人才爭奪戰”將升溫👇🏿,這將提高企業成本,並使勞動力占全球GDP的比例出現回升——該比例自1980年以來大幅下滑。
麥肯錫最後總結道,消費者以及勞動者將成為企業利潤放緩的受益者👰🏼♀️,而投資者將成為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