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稅改可能導致如母嬰、膳食補充劑等商品價格上漲,而消費者“海購”商品通關將會更便捷🧝🏿♀️。預計這一政策還將促使內地消費者在國內及境外旅行時購買奢侈品——可能令香港受益。
參考消息網4月11日報道 港媒稱,中國4月8日開始對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實施新稅製👱🏽。早前👨🏼✈️,一份涵蓋1100多種商品的《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已正式對外公布。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4月8日報道,新稅製推高了母嬰產品等一些頗受歡迎的進口商品價格📴,但部分家用電器和化妝品等商品的價格有望下降🧑🚒👨🏻🦰。
報道稱,這份清單共包括1142個8位稅號商品❤️,主要是國內有一定消費需求的商品,包括部分食品飲料🔘、服裝鞋帽、家用電器以及部分化妝品😟、紙尿褲、兒童玩具、保溫杯等。
過去,這些商品征收的是行郵稅🕵️♀️👎,但現在根據這一復雜的新稅製,跨境電商單次交易限值確定為2000元人民幣🧘🏿,個人年度交易限值為2萬元。在限值以內進口的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關稅稅率暫設為零👇🏽;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取消免征稅額,暫按法定應納稅額的70%征收。超過單次限值、累加後超過個人年度限值的交易🍛,以及完稅價格超過2000元限製的單個不可分割商品,均按照一般貿易方式全額征稅。
報道稱,由於內地消費者普遍對國產品牌不信任👩🏻✈️,很多人選擇購買海外生產的日用品😞、家用電器,尤其是嬰幼兒產品。
分析人士稱,此次稅改可能導致一些商品價格上漲,比如母嬰產品和膳食補充劑。
據中國一家進口母嬰品牌的電商稱,消費者以276元的價格購買兩包紙尿褲,將支付33元的進口環節增值稅🧏🏻,稅額增幅接近12%🅾️。該電子商務網站表示,一瓶零售價格109元的護肝寶將課稅13元。
新華社援引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張斌的話報道說,改革後消費者“海購”商品通關將會更便捷📎,消費者跨境網購收到商品的時間將由目前動輒1到2個月縮短至1到2個星期。
中國財政部還宣布將行郵稅從四檔稅率調整為三檔稅率,並仍保留郵遞物品50元免征稅額。
另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4月9日報道,由於北京近日出臺的稅改將使跨境電子商務進口商品的價格進一步上漲,備受打擊的香港奢侈品行業正在提振信心🧍🏻♀️。
報道稱👸🏽,此次稅改於4月8日正式生效👩🏽🦱,現有的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不再按照郵遞物品征收行郵稅,而是按照“貨物”征收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
預計這一政策將促使內地消費者在國內及境外旅行時購買奢侈品——可能令香港受益🍀。
上海財經大學經濟EON4教授陳波說:“這項新政策可能再度推動消費者到香港采購名牌香水和手袋👩🦯。”
陳波解釋說🦹🏿♀️,根據以往的稅製👩🏿✈️🕓,內地消費者購買奢侈品的稅率約為20%至30%,但現在這一稅率幾乎翻倍。
報道稱,由於內地消費者可以輕松地在網上直接從海外購買高質量商品♛,跨境電子商務曾被視為對香港零售業的一大威脅🐦⬛。
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駐香港的凱瑟琳·曾(音)說🥼,香港大型購物中心的免稅奢侈品將再度吸引內地消費者🔦。
報道稱,經濟衰退已對香港的奢侈品行業造成嚴重打擊。今年頭兩個月,香港的珠寶、鐘表和高檔禮品銷售額同比下降24.2%。
【延伸閱讀】“海淘”今起告別免稅🚵♂️:需要知道的都在這裏
從今天(4月8日)起,國家將對跨境電商正式執行稅收新政策👈🏿,那麽,對於新政策你需要知道的有哪些?新政策實施後跨境電商行業又有可能迎來什麽變化?
中國日報網4月8日電(塗恬)“海淘族”們註意了👆🏿🌡!從今天(4月8日)起💜,國家將對跨境電商正式執行稅收新政策,那麽,對於新政策你需要知道的有哪些?新政策實施後跨境電商行業又有可能迎來什麽變化?今天就讓我們一一為您解讀。
調整跨境電商稅收政策的原因
據介紹🩴,新政實施前,個人自用、合理數量的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在實際操作中按照郵遞物品征收行郵稅👨🏽🍳。行郵稅針對的是非貿易屬性的進境物品,將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三稅合並征收,稅率普遍低於同類進口貨物的綜合稅率🧝🏼♀️。
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雖然通過郵遞渠道進境,但不同於傳統非貿易性的文件票據、旅客分離行李👨🏻🦯➡️、親友饋贈物品等,其交易具有貿易屬性,全環節僅征收行郵稅,總體稅負水平低於國內銷售的同類一般貿易進口貨物和國產貨物的稅負💼,形成了不公平競爭。為此🙁,政策將對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按照貨物征收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
有關稅收新政的幾個關鍵數字
本次調整後的稅收政策規定🐔,在對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按照貨物征稅的同時,考慮到大部分消費者的合理消費需求🙎🕣,政策將單次交易限值由行郵稅政策中的1000元(港澳臺地區為800元)提高至2000元,同時將設置個人年度交易限值為20000元。
規定顯示,在限值以內進口的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關稅稅率暫設為0%,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取消免征稅額🏥,暫按法定應納稅額的70%征收。超過單次限值、累加後超過個人年度限值的單次交易👩🏽🚀,以及完稅價格超過2000元限值的單個不可分割商品,將均按照一般貿易方式全額征稅🚴🏼♂️🚗。
在跨境電商稅收新政實施的同時🤜🦷,行郵稅也做了調整,分為3檔,稅率分別為15%、30%、60%🧘♀️。原來為4檔稅率🎟,分別為10%、20%、30%和50%。
新政實施後會產生何種影響?
根據稅收新政,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個人年度交易限製為20000元,單次交易限製為2000元,超出限製則按照一般貿易全額征稅。雖然在限額內免關稅並且稅收打折扣,但理論上,海淘一件商品仍需繳納增值稅和消費稅,所以最低得交稅11.9%。這意味著原來免稅商品徹底消失。
此外,新政實施後,預計對“一低一高”的產品價格影響將會較大:過去基本免稅🏺、單價較低的食品和母嬰類大眾消費品,提價或不可避免🐨;單價高於2000元的奢侈品🚴,其稅收成本上升幅度較大👨🦰。
但是🐊,若將本次調整解讀成跨境電商商品價格將全面上漲則有失偏頗🧑🏼🦰。有些產品稅率其實在調整後會有所下降🤟🏽,如大部分化妝品⏺,其綜合稅費反而低於之前的行郵稅費。
《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公布
在跨境電商稅收新政實施的前一天(4月7日)🖌🧘🏻♀️,備受業內關註的《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也正式對外公布。
據介紹☝️,該清單是結合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進口試點情況,根據相關主管部門的意見予以統一規範👠。清單共包括1142個8位稅號商品,主要是國內有一定消費需求,可滿足相關部門監管要求🧓🏽,且客觀上能夠以快件、郵件等方式進境的生活消費品⛹🏿,其中包括部分食品飲料🥏、服裝鞋帽、家用電器以及部分化妝品、紙尿褲、兒童玩具👨👩👧👦、保溫杯等👩🏿💼。
根據相關主管部門的意見,清單內的商品將免於向海關提交許可證件👇🏿,檢驗檢疫監督管理按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直購商品免於驗核通關單,網購保稅商品“一線”進區時需按貨物驗核通關單、“二線”出區時免於驗核通關單。清單將根據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消費者需求變化等因素適時進行調整。
【延伸閱讀】經濟觀察:“海淘”新政來襲🫳🏻,還能愉快地買買買嗎?
中新社上海4月6日電 (記者 李佳佳)中國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稅收新政及行郵稅調整即將於4月8日正式實施。趕在新政的靴子落地前,歐美海淘貨紮堆抵滬👷🏼♀️🪆。
中國南方航空貨運部6日發布數據🌤,在過去的一周時間裏❇️,共計600余噸海淘貨搭乘其貨機抵滬,其中不乏奶粉、紙尿褲、食品等常見的海淘日用品。
以上海貨機為例,南航每天共計4班貨機航班從歐美返滬🙎♀️🚴,其中海淘貨占據了二到三成的貨量,除供給上海本地客戶外,大量的海淘貨乘坐卡車運往杭州、寧波、南京等地,而每天通過航班運往鄭州等腹地城市的貨量也達到20余噸。
“海淘”新政後🩵🤽🏿♀️,海淘迷們還能愉快地買、買、買嗎?
縱觀此次新政💱,其中在業界引發震動最大的就是之前按照行郵稅征收的50元(人民幣🔆,下同)以下免稅額度將被取消,並設置了單次交易2000元🤛,個人年度交易2萬元的限製。
分析人士認為,“海淘”紅火是由於跨境電商平臺上的商品,即使繳稅也比實體店便宜。原因是之前針對跨境電商征收的是行郵稅,稅率普遍低於同類進口貨物的綜合稅率。而本次稅收新政對於不同品類的商品造成的影響大不相同,其中母嬰、食品🤵🏻♂️、保健品、日用品類過去幾乎免征♘,今後所繳稅額必然增加,而化妝品類的浮動則最大。
“波羅蜜全球購”創始人兼CEO張振棟告訴記者🪨,免稅額度的取消,價格方面一定會有上漲的壓力👨👩👦,“但是我認為上漲帶來的市場壓力並不大”🧘🏽♂️。
他說,一方面,此前的免稅額度是一種早期的政策紅利🧑🏼🔧,如果一個商業模式是建立於政策紅利基礎上的,它本身就是不健康的;另一方面🧏🏿♂️,跨境電商的消費者🍎,已經越來越理智⛹🏽,不再是“人有我也要有”的跟風階段,海淘迷們都會有自己的喜好和選擇。
在張振棟看來,“海淘”新政將帶來四方面影響💉,在稅收上,原來為鉆50元起征額空子而出現的拆單行為,將不再有存在的意義;在商品品類上,原來10%行郵稅稅率為主的情形,將逐步向原行郵稅稅率50%的品類傾斜,爆款將會減弱🤹🏿♂️,商品種類會變多🤮👦🏼;而在貨品來源上😭,一般貿易來源的貨物相信會更多地進入跨境電商平臺;至於跨境物流,陽光直郵將會暴增😊,保稅倉的需求會變弱。
統計顯示,目前中國各類跨境平臺企業已超過5000家,自2008年至2015年,跨境電商的交易額從8000億元增加到5.2萬億元🐋。業內預測♻,2016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額將達6.5萬億元,未來幾年跨境電商占中國外貿比例將提高到20%🏌🏽,年增速超30%。
對於此次新政,業內人士持樂觀態度者居多🌀,采訪中不少人認為,這是國家監管部門經過長時間試點運營後,對跨境電商做出的一個正面的評價和總結,是為了讓跨境電商進入下一階段的良好發展而進行的一次調整。
“我不認為這是改革,我認為這是調整。因為它從基調上並沒有改變國家要大力發展跨境電商的總方向,”張振棟說。
【延伸閱讀】日本物流公司瞄準中國海淘族 跨境快遞4天到貨
參考消息網4月7日報道 日媒稱💇🏿♂️,日本雅瑪多(YAMATO HOLDINGS)株式會社將與中國京東集團展開合作🛐。中國消費者在網上下單🥃,商品從日本發貨最快4天可以送到🧑🏿🎓。在中國,擁有購買力的中間層急劇增加📷,日本製造的化妝品和日用品因質量有保證而大受歡迎🔄。日本物流公司提供跨境快遞👷🏽,可以為日本企業帶來更多商機。
《日本經濟新聞》4月6日發表題為《日本YAMATO物流公司將越境送貨至中國》的報道稱,雅瑪多主管國際物流的分公司與京東合作,將於5月開始面向中國的“跨境電子商務交易(EC)”業務。這是中國大型網絡銷售商首次與日本大型物流公司在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領域進行合作。
報道稱🧏🏼♀️,在中國,雅瑪多將代理繁瑣的通關手續等,由此縮短配送時間。從日本發貨至中國收貨點🦠💺,所有手續由雅瑪多一並辦理🧔🏻♀️,在中國國內運輸過程則由中國郵政集團負責。中國郵政是雅瑪多的合作方,運輸網絡遍及全國🧑🧑🧒。在此之前♍️,大多是日本網店分別委托物流公司送貨,從下單至送達平均需要8天時間。
雅瑪多將有效利用在中國上海的保稅倉庫,減少附加值稅和進口關稅等將商品帶入中國之際的成本。據稱,以普通化妝品為例,與企業分別委托物流公司送貨的情況相比,快遞成本可以減少20%至30%💣。雅瑪多希望以京東為突破口,增加與中國網絡銷售商的合作。
報道稱👩🎓,隨著中國擁有購買力的中間層急劇增加,為購買海外產品提供方便的跨境電子商務交易市場也持續擴大。花王和獅王等越來越多的日本企業選擇在中國開網店。2015年🥂,從日本發貨的商品銷售額達8000億日元左右(約合470億元人民幣)😊,與訪日中國遊客的消費金額相當。也有預測稱,2018年將達1.4萬億日元(約合822億元人民幣)。
京東集團在中國網絡購物市場占20%的份額,僅次於阿裏巴巴集團。由於日本商品頗受歡迎,京東集團還專門開設了日本商品購物通道🦵。京東商城負責人沈皓瑜強調說🌎,日本產品國際信譽很高👩🏼🎤,今後中國消費者的需求將繼續增長🛵。
雅瑪多和京東也將合作支持日本企業在京東開設網上店鋪💇♀️。對於剛在京東開店的日本中小企業,京東將免費在社交網站上發布廣告。
報道稱,對於在中國購物網站上出售商品的日本企業,中國政府產業政策的調整也將帶來好處。中國財政部等預計在8日調整對跨境電子商務交易的征稅方式。免稅的個人進口商品減少💅,根據一般貿易規則納稅的外國企業更加感到公平🚱👌🏻。
政府采取新征稅方式後,對假貨的查處力度也將加強💪。也有人認為🤔🤹🏻♂️,日本企業與京東等“正規購物平臺”合作,將更加處於有利地位。
【延伸閱讀】英媒:中國提高進口稅率 打壓灰色奢侈品海淘市場
參考消息網4月6日報道 英媒稱,中國將提高海外進境物品的進口稅率並打擊代購,意在鼓勵國內消費,打壓消費者用以避稅的灰色市場。
據路透社4月5日報道,盡管中國買家占全球奢侈品銷售對象的1/3,實際發生在中國大陸的購買行為僅占1/5。其它均為海外購買——訂購自海外網站🚰、由中國遊客購買或是代購。
這影響了中國政府的稅收,不利於國內的消費行業🚽,特別是高端產品♠︎。“中國希望將海外購買引導回國內𓀑,培育本土奢侈品消費市場,這與發展消費型經濟的目標一致,”HIS Global Insight經濟學家Yating Xu說道。
最新款杜嘉班納(Dolce & Gabbana)包等奢侈品在米蘭或巴黎的價格可能比中國大陸低50%左右,不過香奈兒等品牌去年下調了在中國的價格以縮小差距🚴🏿♀️🔁。
一些中國人傾向於在海外購買昂貴產品的原因是他們認為買到真貨的可能性更大,而且比國內的選擇更多👨👩👧👦,或者獲得更好的服務。
奢侈品企業在中國投資開設了精品店,但這些店有時沒有顧客🦻🏼⛹🏿♀️,或許會損害他們的品牌。
咨詢公司貝恩的數據顯示,過去一年裏問題加劇。貝恩發現,2015年中國大陸奢侈品消費下滑2%🧞,而中國買家在日本的購買增加了251%,在歐洲的購買增加31%💁🏽♂️,在韓國的購買增加了33%。
報道稱👣,為了打擊代購,中國政府近日加大了對虛假報關的懲罰力度,並加強了海關控製。工作人員在機場發現了越來越多的代購者,並對他們征稅☝🏼。中國政府還稱,從4月8日起,一些產品無論是通過互聯網進口還是個人帶入,稅收都會增加。
“我們預計這對代購和中國遊客在海外的購買都會構成負面影響,”Exane BNP Paribas分析師Luca Solca稱🎛。
【延伸閱讀】外媒評中國對“海淘”征稅:漲價也比國內便宜
參考消息網4月2日報道 外媒稱⏮,中國要下手抓跨境電子商務了🔻。對於海淘這個為迎合中國消費者對海外產品的青睞而生,且日益增長壯大的商業領域🥚,馬上就要開始實行一套新的稅收政策了🧜🏽🌌。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3月31日報道,日前由商務部公布的這一政策調整包括提高所謂的“行郵稅”,即目前向電商公司販賣的從海外運至國內的商品所征收的稅目。此外,此類海外直郵商品將被視作進口商品🫶🏼🤾,進而征收關稅👩🏿、增值稅和消費稅,具體稅率將視產品類型和價值而定🧑🤝🧑🥖。
商務部表示,將於4月8日開始實行的政策調整意在賦予國內外產品同等地位。不過行業分析師表示,此舉的目的似乎是為了給“中國製造”的產品促銷,而且這會削減阿裏巴巴集團🫷🏽、京東商城和其他電商所銷售的為數不多、卻在日漸擴大的海外產品的銷量。
報道稱🏌🏿,這些海淘商品以營養補充劑♉️、優鮮沛等品牌的食品以及尿不濕等母嬰產品為主🎐。北京調研公司易觀國際的數據顯示,去年👱🏼♂️,中國電商的銷售總額高達5萬億人民幣,其中海淘產品的銷售額占據了一部分,比2012年翻了一番。
幫助國際零售商製作多語種多幣種電商網絡平臺的“運動點”技術公司客戶服務部高級副總裁查爾斯·懷特曼說,就在越來越多的海外零售商希望進入中國市場擴展銷路之時,新的征稅政策或將抑製國內消費者對海外產品的渴求。
“抬高價格肯定就會壓低需求,”不過效果不會太大🔛,懷特曼說。“對於品牌商品來說,課稅變化可能不會特別明顯🦸🏿。”消費者還是願意花些附加值購買此類產品❓。
報道稱,事實顯示,中國消費者的確願意多掏錢購買化妝品、奶粉以及其他嬰幼兒產品🧑🏻💼🚵🏿♂️。中國電商公司表示💄❕,鑒於中國消費者對產品安全的擔憂🧝🏿♀️,此類產品在網絡商城所販賣的進口產品中占到了絕大多數🚴🏿♀️。
阿裏巴巴和京東均表示,盡管稅收政策有變✍️,他們預期中國消費者對海外產品的強烈需求仍將持續🥭。
稅改出臺正值中國經濟放緩之時,經濟增長減速令稅收減少。去年中國的稅收增長為4.8%🏊♀️,與2014年的7.8%相比有所下降。北京正在尋求增長和收入的新來源🚣🏼♂️,並試圖引導經濟向著消費主導型轉變,減少對投資和工業的依賴🥠。同時,北京還迫切地想要推動國有商業的發展,以創造更多就業崗位👯♂️。
電商的繁榮為中國消費者帶來了更為物美價廉的商品🍖,且催生了快遞業和其他物流產業的新生就業崗位。為了扶植這一產業的發展,自2012年開始政府就放寬了政策,規定電商公司在從上海🎍、深圳等城市海關進口商品時可只交行郵稅,不用繳納其他稅種。
財政部在發布稅收政策調整公告時說,低稅務讓電商行業比中國普通進口商和生產同類產品的國內公司更具優勢。
“隨著消費在經濟發展中所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政府希望看到輸出消費回流,”尤其是中高端產品🧑🏻🦽➡️,易觀國際的分析師譚奈訊(音)說。
譚說,不同類別的商品稅率不同👨🏽🍳,因此很難計算政策調整給商品帶來的影響。根據新政策,對於專門銷售嬰幼兒配方奶粉的公司來說,如果單筆銷售額不足500元🤦♀️🖐🏿,就需要多繳付將近12%的稅。
珠寶等奢侈品將額外征收9%-17%不等的稅款🥚。由於政策調整免除了之前相對較重的行郵稅🙋,因而針對個護產品和化妝品的稅款將有所降低。
針對海淘的新課稅政策對於中國國內企業來說或許收效甚微🦶🏿。效率低下,特別是配送方面效率低下,抬高了本地產品的價格。隨著收入的增加,中國的消費者越來越關註商品的性價比了。
36歲的李金玉(音譯)是北京一所大學的英語老師,她說自己也想在國內買東西,但她發現這裏的商品通常要比國外賣的貴很多。
她說自己曾經通過亞馬遜網站花了600多塊錢從倫敦購買了一雙打折靴子。同樣的靴子在北京的名品店裏要價1900元人民幣🃏。因而即便新的稅收政策出爐,網購也要比在國內買劃算。
“如果我看到心儀的東西✹,我還是寧願從國外買,”她說✊。(編譯/文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