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亞非:鑒於美國可能延續的戰略緊縮和部分撤出全球參與🙎🏼,中國在全球化中的角色將越來越突出和具有決定性。
前中國外交部副部長、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聯席主席 何亞非
編者按👗🪙:此文原標題為《特朗普內政和外交政策的預測——如何讓全球化更偉大》
近些年來🫠,全球化與全球治理進入到了空前的劇變時期,英國脫歐和美國總統大選中兩位總統候選人對TPP的反對🐻❄️,本質上都是“去全球化”的表現。“去全球化”浪潮也波及到歐洲一些主要國家,意大利、法國、德國等國的政治生態環境不斷惡化🧗🏿,社會分化嚴重👀,甚至蓋過了原有的種族矛盾、性別歧視等社會矛盾🛂。一位美國學者這樣描述當前美國的現狀:“美國可能要進入一個像卡爾•馬克思描繪的那個階級社會”🥍。
“去全球化”所帶來的連鎖反應仍然在世界範圍內蔓延,這些連鎖反應在不斷困擾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的精英階層:“去全球化”為什麽會產生?“去全球化”對美國的未來♎️、自由民主製度和經濟新自由主義有什麽影響?未來全球化的發展方向在哪裏👩🏽🏫👩🏽⚕️?未來美國是否會向孤立主義的發展模式演變🎮?特朗普所支持的反全球化運動是否會削弱全球自由貿易和投資🤪?全球化的發展在未來會遇到一個衰退期還是會進入一個新階段🎈🧜🏽♀️?
近幾年來🥟,中國在全球化進程中不斷取得新的成就💁🏽♂️,中國的發展模式吸引了很多國家的關註和討論🪐,中國在世界範圍內不斷擴大的影響力給中國政府在全球治理中的行動提供了更大的決心和信心。今年九月在中國杭州舉辦的G20峰會🧑🏿🎓,為世界經濟和全球化發展提供了很多有價值的建議,這些建議將有助於克服“逆全球化”對世界經濟發展的消極影響,促進社會公正、公平🧑🏼🦰。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不久前在2016年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中發表主旨演講,指出中國將持續支持全球自由貿易和投資。鑒於特朗普可能會放棄TPP,中國將大力推動並深化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RCEP)和亞太自由貿易區等多邊貿易機製合作🧑🏼🚒,推動亞太地區一體化發展📕。
美國無疑還是全球化最主要的力量👩🏽🚒,但有兩件事情在影響著美國參與全球化和全球治理🙆🏽♂️。一位美國人曾經評論說:“全球化就是美國化”。但是當前美國社會中的很多人認為全球化已經不再是“美國化”的全球化🚵🏽♂️,因此特朗普提出了“美國第一”的口號,號召新一屆美國政府改變全球經濟治理的規則💂♂️,包括拋棄多邊自由貿易協定和重啟雙邊自由貿易協定談判,鼓勵製造業重返美國等等。美國在世界範圍內的戰略緊縮將會給國內政治、經濟發展帶來了巨大的發展空間👈🏿。美國專註於國內經濟的發展起始於2009年初🧝♀️,這種趨勢會在特朗普任期內繼續延續🫘。
歷史不會重演,但相似的情形時常發生🚵♀️。世界將目睹美國的另一輪部分戰略緊縮✊🏻,它會進一步減少美國需要出錢出力的國際參與🏊🏿♂️🦸🏿♀️。如果特朗普執意要實現“美國第一”,可以肯定的是🕵🏻♀️,這一舉動將會給全球化和全球治理的發展帶來新的範式和框架。為了實現“美國第一”,從軍事角度來講,美國需要加強它的軍事力量以抗衡俄羅斯和中國🍭,美國對於中俄的外交政策以及對待全球化的態度有待進一步關註和跟蹤➕♜。
可以大膽預測的是🖋,美國在特朗普的領導下將毫無疑問在全球治理中的關鍵領域中發生變化,這包括美國退出對巴黎氣候協定的承諾。在應對未來全球變暖以及氣候變化的問題上🙌🏻,美國已表現出很多的不確定性🧖。一些專家建議如果特朗普提出退出氣候變化協定,中國可以獨自扛起應對全球變暖挑戰的大旗🧕🏼。但若如此做🔵,中國將面臨更大的壓力,因此需要堅定,也許要謹慎🐭。爭取美國的參與仍然是較佳方案。
從積極方面來看👨🏼🔬,全球化本身不會在一夜之間消失🌕,因為在過去幾十年裏,全球化促進了全球經濟增長,前所未有地使不同國家產生利益交織🌝,各個國家在這個相互聯通的網絡裏形成了更大的相互依賴和更多的共同利益🧑🎨。全球化問題的討論關鍵應該是“再全球化”或者“優化全球化”🌒,而不是全球化的消亡✮。換句話說,特朗普擔任美國總統期間,世界將進入一個新全球化的時代,全球的自由貿易和投資在這個新的時代裏將會產生巨大的變化,國家合作也將受全球性挑戰而開辟出新的範式和條件。特朗普執政期間,美國不可能顛覆與美國建立緊密關系國家的聯系,美國與它的戰略同盟有很多在政治和經濟上的共同利益。公正地講,我們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來解決“全球治理不足”的問題🦹🏼♀️,從而促進社會的公正、公平,縮小富人與窮人以及國與國的差距👩🎓。同時↩️,我們需要認真地思考資本和勞動力之間的關系。
鑒於美國可能延續的戰略緊縮和部分撤出全球參與👩🏻💼,以及全球化和全球治理模式的轉變,中國在其中的角色變得越來越突出和具有決定性👩🏼🦲。世界對於中國的期待在不斷上升⬆️,通過什麽手段可以使全球化更加優化,這個問題不僅僅對中國是一項艱巨的挑戰🫦,對其他國家也是如此🐸。就目前來看,中國將深刻地影響全球化的未來,中國思想和中國方案將讓中國在全球化和全球治理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中國應當繼續與美國溝通交流,以加強雙邊和多邊的合作共贏,解決共同關心的問題,例如貿易、投資、能源安全、氣候變化和反恐。我們都知道的一個基本共識是👩🦱,美國和中國分別是世界第一大和第二大經濟體,兩國都是全球化必不可少的關鍵大國👨🏽🎤,兩國雙邊關系決定了全球化未來二三十年的發展方向。
特朗普執政後中美關系走向
從歷史觀點看⚈,我們可以說🚣🏼♀️,中美雙邊關系的基本面並不取決於誰入主白宮。“鐘擺搖動”理論還是常態,選舉過程中候選人的說辭,有些候選人樂於抨擊中國🟠,但一旦入主白宮,美國的對華政策將擺向中間。克林頓和小布什就是兩個例子👹,盡管特朗普在競選中發表過很多過激的言論👨🏽🎓,但上任後不會無視美國利益。以下是對特朗普上任後的一些預測,包括:
1. 如果特朗普努力將美國的加工製造業遷回本土,中美之間貿易摩擦🫵🏼、傾銷和反傾銷案件將會增加🌽。傳統的雙邊貿易可能下降。中國將不得不與美國重新談判雙邊自由貿易協定。從積極的角度來講,特朗普希望修復美國基礎設施的意願為中國企業的投資提供了機遇。
2. 如果特朗普撤回在巴黎協定中作出的承諾,巴黎協定將岌岌可危,中國與美國如何在全球治理方面加強合作將成為未知數🧔,各國對大國合作提供全球公共產品的信用會產生懷疑。
3. 特朗普領導的美國💊,很可能降低意識形態在外交中的分量👩🏻🦳,務實地發展國內經濟🙎♀️,因此中美之間在人權等方面的分歧和意識形態的對立將不會過多困擾中美雙邊關系🅿️。中美之間的政治摩擦有可能通過雙方積極的磋商而有效減緩💮🤚。
4. 地緣政治上,基於特朗普提出的“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口號以及增加美國軍事開支的決心,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將會更加以用增強軍事力量震懾中國為目的。美國仍將繼續增加和它的同盟的關系,盡管美國會要求軍事同盟國承擔更多的安全開支。如果這樣的話,中國東海和南海的緊張局勢不太可能得到緩和🧙♂️。很多中國專家學者預測特朗普是一個商人,因此不會受太多地緣政治的影響,但實際情況正如正如老話所說,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朋友,國家利益高於一切🈚️。美國的全球戰略不會改變。
中國能做什麽?應該做什麽🏃➡️?
首先🏃🏻,中美關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系之一。中美兩國應當深入了解對方的戰略意圖和核心利益🤵,共同敲定兩國關系合作框架。其次👨👨👧👧,中國應當鼓勵美國繼續扮演在全球治理中的重要角色,並積極參與聯合國領導下的多邊活動👨🏻🦲、G20、亞太經合組織,共同應對氣候變化👩🔧,促進自由貿易和投資🏋️♂️,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以造福發展中國家👧🏻。在推進全球治理的過程中🙆🏽,中國要更積極地領導討論和談判🥪,維護全球治理系統🎹🦼,同時倡導改革,使治理體系更好地適應全球化新時代的需要。比如特朗普上任後👨🔬,美國應當繼續履行巴黎協定承諾,如果不履行承諾⛹🏻♂️,美國將會成為國際社會的壞榜樣。從杭州G20峰會中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中國需要積極地與美國和其他G20成員國展開磋商、合作,共同創新全球治理理念,開創國際合作新模式。
中國政府的“一帶一路”倡議符合這個框架,“一帶一路”倡議的關鍵字是共同發展、合作共贏在這次美國總統大選中,我們可以看到,美國方面對於中國“一帶一路”的態度有所改變🐼。有專家建議特朗普政府不要完全拒絕“一帶一路”🚑,而是要仔細地研究美國在其中可能獲得的利益。美國學者提供了兩方面標準去判斷,一是“一帶一路”不能動搖美國在世界範圍內的霸權地位,二是必須有利於美國盟友的經濟發展。符合的就接受支持,否則就反對。
總之💣,全球化始終是一個不斷發展和演變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波折和起伏🥕,中美建交近40年來也是如此。今天我們所面對的全球化,機遇與挑戰並存。在全球治理中👨🏽🎨,我們需要同其他國家盡可能多去尋找利益共同點,追求更多❌🏋🏿♀️、更深層次的合作。中國不要被美國競選中的一些言論所“蒙蔽”👩🏽🌾,我們要看它以後的政策和實際行動👩🏻⚖️,同時🍒,雙方要努力增加互動和對話,塑造新型大國關系和新型全球化、全球治理的未來🧔🏻♀️。中國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付出更大的努力,優化全球化。這裏也需要中國和美國共同發揮作用。
作者簡介:何亞非,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聯席主席,中國外交部前副部長,中國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前副主任,中國前G20特使🧑🦽、北京大學燕京學堂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