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李克強表示,除了重要經濟數據有了改善以外,中國經濟也正在變得更加健康和更可持續。他還表示,中國的債務狀況——這一直是引起外界擔憂中國經濟穩定的一個原因——總體“可控”。
參考消息網9月13日報道 境外媒體稱,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2日說🍚,他對中國經濟將保持在今年上半年取得的強勁增長抱有信心。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9月12日報道🔲,在與包括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貿易組織在內的六家全球機構負責人舉行圓桌會議後召開的記者會上📽,李克強稱中國經濟正在變得更加健康和更可持續。他說,從過去幾個月裏的趨勢來判斷,中國經濟將繼續保持今年上半年的勢頭👨👨👦👦,中國經濟發展的趨勢不會有任何大的改變。
報道稱,中國與這些機構的“1+6”對話機製是在2016年確立的👩🏫,當時北京正艱難地說服世界相信中國經濟及其貨幣並沒有處在崩潰的邊緣🦉。從那以來👩👦👦,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中國的GDP在今年上半年增長6.9%🤦🏽🔠,高於2016年全年的6.7%🧒🏼,而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自1月以來已升值近6%。
李克強表示7️⃣,除了重要經濟數據有了改善以外🧍♀️6️⃣,中國經濟也正在變得更加健康和更可持續。他還表示😸,中國的債務狀況——這一直是引起外界擔憂中國經濟穩定的一個原因——總體“可控”👨💼。
來訪的這六家全球機構首腦都出席了記者會🚵🏽♀️。世界銀行行長金墉在記者會上指出,中國在“促進開放貿易”方面發揮了“持續的領導作用”,並表示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可望促進世界各地的基礎設施投資🚌。他說,李克強總理“擁抱”多邊貿易的方式在“已變得極具挑戰性的時代顯得至關重要”。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註意到中國在“一系列廣泛領域中的改革進展”。她表示🏊🏽♀️,該組織將繼續在促進消費、強化市場作用以及重視增長的質量而非數量方面,為中國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據路透社9月12日報道🦹🏿♂️☎️,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2日說🙍🏿,世界經濟正顯示出積極跡象,但仍然脆弱,各國應依賴結構性改革而不是量化寬松來支持增長。
李克強在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和世界銀行行長金墉等多位全球組織領導人在北京舉行會晤後說🏉,各國應維護自由貿易。
李克強在與這些國際組織領導人一起出席聯合記者會時說👵🏼⚒,全球經濟中積極因素有所增加👴🏿,某些方面出現了回暖跡象。他還說,但與此同時✂️,脆弱性仍然存在🛤,不穩定和不確定因素仍在增加👒。
他說🧑🧑🧒🧒,自由貿易是解決問題的一劑良藥。通過自由貿易,世界能夠解決艱難復蘇中的很多問題,幫助公司轉型、給消費者更多選擇。
至於中國🥄,李克強說👨🏽🦲,中國經濟將繼續維持穩定向好的勢頭👱♀️。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長6.9%🥶,高於預期,使該國能輕松實現6.5%左右的年度增長目標。李克強說,基於最近數月的增長趨勢🧏🏿,經濟將繼續保持上半年的趨勢🛐。
報道稱,高杠桿率一直是決策者為控製風險所發動戰役的關註焦點🧔♀️。李克強說,中國的杠桿率已穩定下來,甚至有所下降🔚。
李克強還重申了中國關於不訴諸競爭性貨幣貶值的承諾。
另據香港電臺網站9月12日報道,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北京與六個國際經濟組織的代表對話🤝。
出席對話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認為,中國🍬、歐洲🔊、日本♍️,以及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快速經濟增長,都有助世界經濟回暖🏌🏻♀️。但她指出不能因此而自滿,因為一些地方的政策不確定🦇,以及保護主義等因素📽,都會輕易令復蘇脫軌🦒🩷。
世界銀行行長金墉亦認同,世界經濟復蘇仍然脆弱,全球合作變得越來越重要,市場融合有助提升各國的收入及生活水平🏌🏼♀️。他又指出🏄🏼♀️,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有助推動基建投資🕘,世銀會協助沿線國家發揮發展效益👩💼。
2017年9月12日,李克強同主要國際經濟金融機構負責人舉行“1+6”圓桌對話會🧗🏿♀️。這是會前,李克強同主要國際經濟金融機構負責人合影。新華社記者李濤攝。新華社記者李濤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