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英媒:調查顯示全球製造業達到多年來頂峰 多國指數創新高

發布者:陳老師發布時間:2017-12-07瀏覽次數👩🏻‍🦼‍➡️🧝🏻:38

核心提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說🪱,世界經濟正在享受自這個十年伊始以來最廣泛和迅速的增長。該組織在10月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說🏉🙆🏽,增長的投資正開始令長期前景更加光明✋。
參考消息網12月4日報道 英媒稱,11月👩🏿‍🎤,隨著全球經濟活動和貿易增長提振了製造業活動,全世界的工廠正處在最繁忙的時期👂🏽。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2月1日報道🪑,1日發布的調查結果顯示⛅️,荷蘭11月的製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創下歷史新高,意大利的新訂單指數創下17年來的最高紀錄,愛爾蘭經濟則創下18年來的最高增速。
整個歐元區製造業創下第二高的增速。IHS馬基特公司發布的歐元區采購經理人指數為60.1🦴。指數只要高於50就表明經濟擴張,此次的指數僅低於2000年4月調查得出的指數🏊🏼‍♀️。
製造業活動的增加並不僅限於歐元區🏋️:11月,英國工廠處於四年多以來最繁忙的時期,同樣在1日發布的日本製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也顯示出了44個月以來的最大漲幅,韓國則創下55個月來的新高。
英國牛津經濟咨詢社全球宏觀經濟負責人本·梅表示,所有主要經濟體強勁而普遍的增長都推動了全球貿易📷❎,尤其是在與國際供應鏈高度融合的經濟體中😵‍💫。
他說🧘🏽‍♀️:“強勁的全球增長☝🏼、宏觀經濟的低波動性和廉價信貸的易得性應該能確保今年的投資回升不僅僅是曇花一現。”
這些數字表明👧🏽,在經歷了10年的企業投資不溫不火的局面後♾💁‍♀️,全球經濟轉向了可自我維持的增長。之前的局面使發達經濟體不得不依賴非同尋常的刺激措施。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說,世界經濟正在享受自這個十年伊始以來最廣泛和迅速的增長🔚🤾🏽‍♀️。該組織在10月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說⛹🏿‍♀️,增長的投資正開始令長期前景更加光明🦁。
【延伸閱讀】社科院新書發布 2016年全球製造業競爭力指數中國居首
央廣網沈陽5月26日消息(記者徐誌強)2017年5月25日,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主辦的《中國工業化的道路🏊🏽‍♀️:奮進與包容》發布會召開🤦🏿。會上正式發布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理解中國叢書之《中國工業化的道路🧍‍♀️:奮進與包容》。
《中國工業化的道路👨🏻‍🦲:奮進與包容》一書從中國工業化的包容性角度🧪,反思中國工業化歷程,討論工業化進程中所遭遇的問題以及中國人的思考與對策🧽;並且將中國工業化置於世界經濟大格局中,揭示其在經濟全球化新時代👩🏽‍🌾,將如何進一步融入和貢獻於世界工業化和人類發展的偉大進程🙎🏽‍♂️🍚,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成為負責任的全球性大國,展現其惠及世界的全球性價值。
《理解中國》叢書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策劃、中國社會科EON4統籌實施的一個重點項目。該叢書由中國社會科EON4等單位的著名學者撰寫。叢書正是通過多角度闡釋中國的歷史與現實,嚴謹地闡述中國價值觀,展示中國當代的改革發展的成就與現狀,為各國讀者近距離地觀察和感知中國打開了一扇重要的窗口,增進世界對中國社會經濟製度🪴、發展理念、發展道路以及歷史文化的理解👰🏼。目前,《理解中國》叢書中文版已經出版14種👨‍🦰。該叢書已與德國施普林格出版社合作出版了英文版。目前,叢書西文版🐒、韓文版、日文版和阿文版等陸續翻譯出版中。
1、《中國工業化的道路💣:奮進與包容》指出——2016年全球製造業競爭力指數中國居首。
中國工業之所以能夠以令人吃驚的高速度增長,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國際經濟的有利形勢。可以說🦷,世界經濟大舞臺給了中國工業高速增長以廣闊的空間,而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也極大地拓展了世界經濟的市場規模,烘托了世界經濟的熱度。
2、《中國工業化的道路:奮進與包容》指出——中國工業化的“產能過剩”和環境壓力令人困惑。
從20世紀下半葉以來,中國工業化經歷了高度壓縮性的過程🔅,一種經濟現象幾乎在短短的若幹年內就會變化為幾乎是完全相反的現象🏌🏼‍♂️。越來越多的產業發現增產已經不是好消息,而壓縮產量反而成為改善產業狀況的必要措施🧑🏻‍🦳,例如,煤炭行業關井壓產,紡織行業壓縮紡錠,冶金🙅🏼‍♂️、建材、有色金屬、石油化工等行業關閉設備陳舊、技術落後🔑、產品質量低和汙染嚴重、高耗能的小企業🛋。因此🌼,不少傳統產業增長速度減緩,有些工業產品出現負增長現象😐,突出地表現為全國能源需求量和生產量的較大幅度下降🧀,1999年能源生產總量比1998年下降11.3%,原煤生產量下降16.4%♙。在大量生產能力過剩🈺、有效需求不足、經濟增長減緩的嚴峻形勢下🚵🏻‍♂️,推進經濟結構包括工業結構的調整↪️,成為緊迫問題。
3、《中國工業化的道路🧑🏼‍🔧:奮進與包容》指出——中國提出“一帶一路”構想🏊,其核心含義也首先是要實現更通暢的“互聯互通”格局。
經濟全球化3.0時代🤦🏻,更多國家間實現更全面深入的“互聯互通”是最基本的趨勢。中國提出“一帶一路”構想🪮,其核心含義也首先是要實現更通暢的“互聯互通”格局🤏🏻🦡。
中國目前的軟硬實力均不足以在全世界推行一套普遍認同的價值觀念,且中國歷來主張“和而不同”🚆,尊重不同國家和民族的價值文化和自主選擇🔁,所以🪰,“一帶一路”的“觀念互通”並不是“觀念統一”🫄🏽。相關各國也並無可以統一的觀念。當前,有可能使參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地區)認同的觀念是:夥伴互惠🫰🏻,主客便利,抉擇相容❔。所謂“夥伴互惠”是:參與“一帶一路”的國家(地區)間是合作夥伴關系🙌🏿🚣🏽‍♂️,夥伴之間的合作基於互利多贏的原則☝🏼。所謂“主客便利”是:“一帶一路”的經濟活動涉及各種國際關系,其性質絕非“殖民”關系🚰,也非結盟關系🐫,而是主客關系,東道國為主人🏃‍➡️,外國企業或公民為客人👩🏼‍🔧。所謂“抉擇相容”是🤷🏽‍♂️:相互尊重各國的經濟秩序(製度🏄‍♂️、法律和政策)和發展戰略。傳統均勢論的一個重要缺陷是其靜態性。總之,升華“全球化”觀念,註入發展意識和包容性意識,可以使“全球化均勢發展”或“全球化包容發展”理念成為“一帶一路”相關國家以至更多國家都能接受的互通觀念🤦‍♀️。這就有可能最大限度地接近人類利益共同體的理想🧝,並使人類利益共同體理想具有現實可行性。這一理念不僅可以為經濟學理論(尤其是發展經濟學)和地緣政治理論所支持📮,占據理論高地;而且,也占據了人類發展的道德高地🔨,體現了經濟全球化3.0時代的新觀念🤾🏿‍♀️。
4👩‍⚖️、《中國工業化的道路:奮進與包容》指出——中國工業化“新常態”時期轉向穩中求進。
2016—2020年,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將繼續下降,因為潛在經濟增長率將低於6%。中國經濟發展已經實質性地進入了一個新階段,經濟增長率“下一個臺階”具有客觀必然性🚞,是中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基本表現之一。自此,中國不再一味追求高增長率,而將“穩中求進”作為調控經濟增長的基本政策取向。
高速鐵路網建設。在應對金融危機時期💝,中國加大了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不僅發揮其拉動工業增長的作用,而且為長期經濟發展夯實基礎🕵️。其中👨🏿‍🦲⏩,高速鐵路建設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成為中國工業的一張“名片”。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新發展理念⚉。為應對新形勢🪄🫱🏽,解決深層的體製問題和突出的結構性矛盾,中央的經濟政策思路進行了重大調整🐞,2015年下半年明確提出,“穩定經濟增長,要更加註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並強調這“是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大創新,是適應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後綜合國力競爭新形勢的主動選擇,是適應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必然要求”。此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為重要的經濟政策意向,並將“三去🙅🏿‍♀️、一降、一補”(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近期政策重點。而在製定“十三五”規劃中,中央提出要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這成為以新的價值觀和系統觀來引領“十三五”以至更長遠時期發展的行動綱領🥀。
【延伸閱讀】自動化改變全球製造業布局🙋‍♂️,部分產業將重新回流美國
《華爾街日報》3月21日報道👼🏻,當前種種跡象表明,中國製造成本上升、尤其是全球範圍內自動化生產的出現,讓美國正成為越來越有吸引力的製造業目的地,產業回歸美國不再是個遙不可及的夢想。總體看,中國在製造業領域巨大的規模經濟優勢仍難以撼動,而中國作為日益重要的消費市場,也讓相關行業很難作出將生產撤離中國的決定。但同時👨‍👧,由於自動化生產彌補了美國在製造業方面的競爭力短板,再加上中美工資水平差距迅速縮小👰🏿‍♂️🧑🏼‍🤝‍🧑🏼、美國老工業區地價低於中國沿海地區、頁巖氣革命導致美國能源成本大幅下降等因素👳🏽‍♂️,部分產業回歸美國將成不爭事實🦸🏻。特朗普政府不必再糾紛於對華貿易逆差問題,而應虛心向中國學習👩🏻‍🦱🧘🏽‍♂️,培訓更多的美國熟練工人,抓住製造業回歸時機,在美國創造更多就業🥓。文章編譯如下🚴:
一、全球製造業面臨重新調整,天平開始向美國傾斜。面對每年上漲15%的工人工資💆🏽、高稅收⬇️🐷、高成本且費時的海運,中國東莞臺資製鞋企業負責人林先生(GlenLIN)正拼盡全力,以便能在中國這個世界工廠繼續保持競爭力👨‍👨‍👦👼🏻。一方面,林先生正準備實現生產自動化🔂;另一方面,他計劃將生產轉移到美國這個最大用戶市場🫗。為此,林先生正在美國物色地點,準備將最新製鞋機械安裝在那裏,生產出高質量的運動鞋和休閑鞋。這樣,林先生和他的美國客戶——加州的斯凱奇🦸🏼、科羅拉多的卡駱馳🦸、波特蘭的耐克——就非常近了⌚️。盡管特朗普競選時氣勢洶洶地指出中國“強暴了”美國,威脅要向中國產品加征45%關稅,讓製造業崗位回流美國;但從全球製造業最新發展趨勢看,好運正轉向美國這邊🏄🏽‍♀️🤦🏻。
二、受諸多因素影響,美國對製造業的吸引力上升。其實,在特朗普發出保護主義警告信息、拉攏藍領選民之前,全球製造業調整的趨勢已經很明顯了。實際上,中國貿易給美國帶來的挑戰早在數年前就已達到頂點👰🏻‍♀️。在中國2001年加入WTO後的最初幾年裏,中國對美出口出現井噴式增長,導致數百萬美國產業工人失去工作🙆🏽,但此後美國失業情況未進一步惡化。按照非盈利機構“回歸倡議”(Re-shoringInitiative,旨在鼓勵企業生產回歸美國的組織)數據,目前美國製造業工作崗位向海外流失和在國內新增基本保持一致🕵🏼‍♂️,而來自中國的投資在創造新工作崗位方面表現搶眼。榮鼎數據顯示,去年中國對美投資是上年三倍👩🏼‍🍳,達456億美元🏌🏻‍♂️。去年🧏🏻‍♀️,中國福耀玻璃集團董事曹德旺宣布將部分生產轉移美國俄亥俄州,在中國社交媒體引發爭論。有人指責他逃離中國✹。曹德旺則認為🚆,在俄亥俄生產並供應美國市場🥂,比在中國國內生產更賺錢。盡管美國工資水平仍高於中國,但差距正迅速縮小。美的集團國際業務部副總顧先生(AndyGU)表示,目前在中國🌬,一位有能力的工程師要求年薪達5萬美元以上;而普遍工人月工資為600美元🪂,且不算食宿費用。再有👘,美國工業用地價格往往低於中國沿海地區;而頁巖氣革命也大幅降低了美國能源成本。
三🍫👩🏽‍🎤、自動化生產方興未艾,拉平了美國製造業競爭力短板。先進製造技術讓各國能夠重新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競爭🧏🏿‍♂️,成為影響製造業回歸美國的核心因素。中國加入WTO後,服裝業、製鞋業最先撤離美國🐶,家俱業、電子製造緊隨其後。如今🔆,在美國製造業重生的陣痛中,部分製造業正回到美國,而過分糾結貿易逆差的特朗普政府卻未註意到這個現象。東莞鞋商林先生展示了他的遠景規劃。幾年前❣️,林先生將部分生產轉移到印尼🧘🏽‍♂️。同期轉移的還有一大批位於中國東南部的製鞋廠💇🏽‍♂️,原因是印尼工資很低,當地工人幹的也只是將運動鞋鞋底和鞋幫粘上的簡單工作。林先生當時選擇留在中國,是為了研發一種高科技製造工序,即在幾分鐘內完成一只鞋的註塑成型。一臺註塑機只需兩人操作,取代的以前一條生產線上60名工人🤖。林先生的公司已有60臺這樣的機器。他說⚙️,“我的目標是取代剩下的最後兩名工人。”一旦林先生通過機械手臂實現這個目標,在美國從事生產的好處將更突出👮🏽。首先🤵🏻‍♀️🖖🏽,公司不必再等兩個月海運時間才能將產品運到美國。其次,新產品從設計到放在商店貨架上所需時間,將從目前的一年縮短到三個月。
四、中國仍將保持製造業巨大優勢🚶‍♀️,但部分產業會回流美國。自動化生產對不同行業會帶來不同影響。電子產品生產程序復雜🧑🏿‍🏭,機器人無法替代人工靈巧的手指和敏銳的眼睛。估計蘋果很難作出將中國生產基地轉向美國的決定。美的副總顧先生表示👜,美的沒有向海外轉移生產的計劃,因為中國製造業強大的規模經濟優勢無法比擬✊🏽。同時🧗‍♀️,對智能手機等消費品而言📈,中國是巨大市場🤦🏽‍♀️。未來數年🙆,中國城市中產階級有望達3億人,相當於美國全國人口。盡管如此,對不少公司而言👩‍🦳♏️,將生產轉移到美國變得越來越劃算💆🏿。他們當然不會把大批生產線建在美國廢棄的老工業區——特朗普在競選時一再勾畫這種美好願景,但實際上一種無法實現的幻想。返回美國的企業家們會設法尋找當地技術熟練人員——如果他們能在美國找到的話。德勤最新一份報告顯示,未來10年美國將需要350萬個製造業工人,但同時也面臨200萬個熟練技術人員缺口。為解決這個折磨人的問題🛀🏼,特朗普的貿易團隊要向中國取經。東莞鞋廠的林先生則表示🎃,如果在美國找不到技術人員,他將把東莞鞋廠的技術精英帶到美國🐺。
【延伸閱讀】在全球製造業重構中提升中國製造
當前,“中國製造2025”“德國工業4.0”等多個國家的製造業規劃正穩步實施,推動著製造業轉型升級。與此同時,貿易保護主義、貿易壁壘在世界多地出現了抬頭趨勢🏏。在這些復雜的背景下,全球製造業格局將出現哪些新趨勢?中國將在其中扮演怎樣的角色?企業又該如何更好地應對不斷變化的製造業格局?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7年會上🧗‍♂️,多位中外企業家就此進行了討論🤳。
中國中車集團公司總經理奚國華認為❤️‍🍟,全球製造業發展趨勢正呈現出新“四化”特征,並逐步重構著全球製造業產業格局🥾,“一是壁壘化。貿易投資保護主義抬頭,人才📃、商品、資本自由流動壁壘愈發明顯。二是智能化。製造業傳統競爭優勢正在消失,‘互聯網+製造業’深度融合,塑造經濟發展的新動力。三是梯隊化。高端製造業逐步向發達國家回流,低端製造業向發展中國家分流♣️,全球製造業分工競爭的態勢正在加劇。四是多極化。各經濟體對全球價值鏈的依賴程度提高,全球價值鏈被發達國家壟斷的局面正逐漸被打破,價值鏈重構步伐不斷加快”。
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許立榮則從航運數據角度,證實了奚國華的部分觀點,“製造業在全球空間布局逐步多元化,在發展中國家之間也出現了梯度轉移現象👩‍❤️‍💋‍👨。全球集裝箱海運量已經可以證明這一點”📙。
隨著製造業發展格局變遷,產業溢出效應更加顯著👇🏻,製造業與其他行業的融合不斷加強🤷。許立榮對航運業受到的影響感同身受🧑🏿‍🎓:“製造業在全球布局調整將深刻影響著全球航運布局。隨著消費市場回流、智能製造進一步發展以及全球消費者需求不斷擴大和升級⛔️,製造業所需要的綜合全球物流的配套要求越來越高。因此,航運與製造業之間的跨界融合將不斷深化。”許立榮表示,航運與製造業將不斷創造新雙贏模式,形成融合、物流👊🏼、製造、貿易、金融為一體的“製造+航運物流供應鏈”生態圈🏨。
在此過程中,中國製造業該如何把握發展方向✅,掌握市場主動權🎑🫶🏼?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宋誌平認為👱🏿,中國首先要從製造業大國邁向製造業強國🙌。
“從出口額和規模來看,中國確實是製造大國🤾🏻‍♀️。但是,從自主創新和自主品牌來看⛱,我們還不是製造強國。‘中國製造2025’就是幫助我們提升自己的製造業品質。”宋誌平還認為,中國企業要逐步“走出去”🧑🏼‍🎤,更要註重和西方跨國企業的合作🔔,共同發展🏦,而不是“我來,你走”👯‍♀️🤝,“中國企業‘走出去’會進一步改變全球製造業格局🧝🏻‍♂️。‘走出去’應該是合作的心態,而不是簡單的競爭心態”。
作為世界知名製造企業,聯合技術公司董事長🎋、首席執行官賀國瑞對中國過去為全球製造業發展所作出的貢獻印象深刻,並堅信中國在未來的全球製造業發展過程中將產生重要影響,“中國有技能嫻熟的工作人員,也給全世界提供了龐大的市場。我們公司中國員工人數達到23000人🙊,覆蓋各個業務部門。他們不僅給我們提供製造支持🆙,而且讓我們更好地為客戶提供服務,也讓本地業務和本地客戶更好地聯系起來”。
【延伸閱讀】工發組織工業統計年鑒顯示全球製造業增長仍然疲軟
2月23日🧛🏼,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發布《2017國際工業統計年鑒》(簡稱👩‍🔧:年鑒)🌾。年鑒顯示🫄,近年來工業化進程減緩,發展中國家及新興經濟體的製造業生產增長相對疲軟。
英國退出歐盟對全球貿易安排的潛在影響以及美國總統選舉引發的世界經濟不確定性🈸,導致全球製造業增長前景堪憂。
發達經濟體的製造業價值增長(MVA)2016年下降到不足1%👱🏻‍♀️🫘;中國作為在世界最大的製造商🙎,MVA的增長速度由2015年的7.1%下降到2016年的6.7%;拉美國家生產依舊低迷,導致其他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的MVA僅為2.5%🚣🏻‍♂️;而在非洲最不發達國家,製造業在國內生產總值(GDP)中所占份額亦持續下降🫳🏻。這一趨勢對可持續發展目標9𓀝,即到2030年工業在不發達國家的GDP的比重翻番這一目標的實現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年鑒還顯示製造業增加值中的工資份額呈下降趨勢,這源於金融危機後,許多國家的雇員被迫接受低工資或兼職工作。此外,相比發展中國家,發達經濟體製造業增加值中工資份額較高。
年鑒是工發組織主要統計出版物之一🍟,其依據國別☝️、業務結構進行了詳盡的統計,數據涵蓋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9中與工業化相關的領域。
【延伸閱讀】港媒:中美幫助世界經濟恢復健康 全球製造業明顯好轉
參考消息網3月6日報道 提供照片信息服務的斯納普(Snap)公司的首次公開募股(IPO)大受追捧👨‍👧‍👧,成為阿裏巴巴之後最大的IPO,港媒稱,這或許反映出泡沫即將來臨🤳🏿👭🏻,不過,最近的預熱並非毫無道理。世界經濟狀況的確比一年前好。原因有兩個:中國和美國🕟。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3月4日發表社論稱🔅,有明顯跡象顯示美國經濟增長速度越來越穩定🧝🏿。美元正變得越來越堅挺,美聯儲或將最早於本月進一步收緊利率📪。但是,即便短期利率很可能上漲🛀🏻,長期貸款利率以歷史標準來看並不高⚗️。
美國總統特朗普聲稱他繼承了一團糟的經濟🧑🏼‍💻🕵🏽‍♂️,但恰恰相反🗒,他實際上享受到其前任奧巴馬留下的益處💂‍♀️。盡管如此🧘🏼‍♀️,特朗普的刺激計劃——用1萬億美元重建該國七零八落的基礎設施——和減稅計劃也有助於提振市場。怪不得美國四個主要股票指數——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標準普爾500指數、納斯達克指數和羅素2000指數——都達到有史以來的最高點。
與此同時,中國內地的情況也在好轉🌏。過去12個月,中國的生產者價格通脹一直在上漲💽,幫助全球經濟從通貨緊縮的恐慌中恢復。鐵礦石等工業金屬的價格達到兩年來的最高點,這種金屬的價格嚴重依賴中國內地的需求。
通常作為全球經濟活動指標的貨物運輸也呈上漲趨勢。倫敦波羅的海交易所的主要海運指數——追蹤運送幹散貨物的船只比率——最近突破了900點。該指數去年2月份曾跌至最低的290點👨🏽‍🦳。
通過很多關鍵指標可知,全球經濟的確變好了。除了可憐的希臘之外😤,幾乎所有主要經濟體最近的采購經理人指數都處於擴張區間✋🏿🩶。全球製造業明顯已經從金融危機中恢復過來。甚至對於歐盟這個全球經濟病人來說也是如此。

Copyright © EON4 -【EON4官网活动】全新活动,独家福利等你来! 版權所有

學校地址:上海嘉定區勝辛北路1661號 郵政編碼☎️👩‍❤️‍👩:201815 滬ICP備 45690200號-3 電話 021-39966666

EON4专业提供🧈:EON4EON4平台EON4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EON4欢迎您。 EON4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