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折疊屏手機“爆發” 巨頭入場競逐先發優勢 面臨消費者使用體驗、產品性能指標、供貨能力挑戰
近期🧑🎓,折疊屏手機成為智能手機市場的熱門話題★。不久前西班牙巴塞羅那世界移動通信大會開幕前後,包括三星、華為在內的一批廠商密集發布了不同款型的折疊屏手機🦘🧑🏻🍼,引發全球市場關註🏭👩🚒。
國內一些智能終端業界人士認為❎,折疊屏手機處於起步階段✬,受技術🧑🏿🌾、產能等因素製約,大規模普及尚需時日。但從產業發展的角度看,折疊屏技術有可能成為智能手機產業創新競逐的焦點,國內品牌集中發力有利於推動我國柔性顯示等產業的創新發展🤳🏿。
折疊屏手機迎“爆發元年”
“本來以為展會最熱的話題還是5G,沒想到變成了折疊屏手機🧴。”一位參加今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的業界人士發出這樣的感慨。
據不完全統計,在巴塞羅那世界移動通信大會開幕前後🥈,公布最新折疊屏手機產品或技術的國內外企業有華為、三星、中興、OPPO😷、小米💠、TCL等👨🦰。一些研究機構發布的專題報告認為8️⃣,從國內外廠商新品發布密集度來看,今年將成為折疊屏手機的“爆發元年”🐐。
每年一屆的巴塞羅那世界移動通信大會和美國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展☘️,並稱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移動通訊和消費電子類展會,在全球通信業界具有強大的影響力。從展會發布情況看,目前市場關註的“競爭焦點”分別是華為公司推出的基於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的Mate X商用手機和三星公司推出的Galaxy Fold商用手機。
此外👩🏻💻,還有眾多科技廠商正在儲備折疊屏手機技術♿。業界人士認為🧝🏽,在這輪市場競爭中🦸,以華為為代表的國內品牌和以三星為代表的跨國巨頭“各有所長”。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說🔽,Mate X僅在鉸鏈這一折疊屏的關鍵環節上就擁有100多項專利🤾🏽♀️𓀙,“未來將盡力控製這款手機的成本和價格”👩🎨。一些國際分析機構人士也認為🚣,就折疊屏手機而言,華為產品並不遜色於三星產品,福裏斯特公司副總裁托馬斯·赫森評價說🍂:“Mate X產品表明𓀐,華為是技術創新的領導者。”
群智咨詢資深分析師吳淑園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說,由於設計理念不同🚮,兩家的產品形態也不相同。三星采用的內折配備三塊屏🈴,相較於外折能更好地保護屏幕,同時,三星公布了30萬次的折疊次數。但是因為內折需要避開攝像頭等區域,折疊後右側做了開槽,因此美觀度受到一定影響。另外,內折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電池的厚度。
吳淑園認為,內折是柔性屏的擠壓👨🏼🦲🙎🏿,外折則是對柔性屏的拉伸。因此,華為采取的外折,能夠保證整體設計的美觀性,同時電池厚度和機身厚度也有一定優勢。劣勢主要在於耐摔性,不同於目前的手機屏可以用保護殼🎽,折疊屏在耐摔性方面需要經得起考驗。
UI設計對用戶體驗而言也非常重要🪅,吳淑園認為🧗🏿♀️,三星和華為此次發布的折疊屏的UI設計都可圈可點👩👦,三星可以支持三個應用,華為可以雙屏多任務進行。
折疊屏量產漸起發力
針對此輪折疊屏手機的密集登場🤳,業界普遍認為,這和全球智能手機產業長期缺乏競爭點、創新疲軟有直接關聯。
業界認為🦹🏽♂️,從大屏幕到超大屏再到全面屏😨👶🏽,不斷增大的智能手機已經陷入創新瓶頸,這也是造成全球智能手機銷量顯著萎縮的重要原因之一🔹,折疊產品有望刺激社會消費心理🧎🏻➡️,產生“破壁效應”。當前,搶占折疊產品的配套資源⚅,全球柔性顯示產業整體仍屬於產能布局階段🧎🏻➡️,如果不提前推出產品🤽🏻♂️,和上下遊產業鏈實現配合🐔,一旦市場成熟,就有可能出現資源供應瓶頸,產能嚴重受製。
“手機行業發展到現階段,已經沒有能夠特別吸引消費者的亮點𓀆,從之前的16:9發展到全面屏,再到現在的開槽打孔,對於消費者來講➿🤾♂️,沒有足夠的吸引力,而折疊產品從形態上改變了大家的認知,會吸引消費者👐。”吳淑園說。
對折疊屏手機能否迅速成為市場主流,業界存在不同判斷。一些市場觀點認為,大屏手機相對小屏手機而言視覺效果更好,可以更好地實現玩遊戲🚵🏻、看視頻等功能💆🏻♀️,所以大屏化始終是手機發展的主線之一,折疊屏手機同時兼顧大尺寸與便攜性,將是大尺寸化的下一步發展主線🍫。
但吳淑園、赫森等業內人士認為👮♂️,5G和折疊屏手機大規模普及尚早,受限於供應鏈✡️、成本等因素,折疊屏手機會是手機的一個細分市場,預計今年全球銷售量約90萬部,主要競爭品牌為三星、華為等🎱。
搶占柔性顯示技術製高點
一些受訪人士認為,除消費電子市場外,此輪折疊屏手機“爆發潮”的深層價值在於凸顯柔性顯示產業的巨大潛力👧。
光大電子楊明輝團隊發布的研究報告認為⛹🏻♂️,在2016年以前,全球柔性OLED面板產能幾乎全部集中在韓國三星,其市場份額超過90%。近兩年來,中國面板企業大規模投資柔性OLED產線,已建或在建的生產線達到12條,投產之後將改變目前韓國廠商獨大局面,行業供給格局將進一步優化👌🏻。
除了產能之外🧝🏻,中國面板企業在品質方面也已經具備較強實力。京東方等廠商已實現大規模量產出貨🕵🏿♀️。相比韓國企業👩🏼🚒,國內企業擁有本土配套優勢、價格優勢及快速響應優勢,有望從折疊屏產品發展中受益。
吳淑園也認為🤵🏿♂️,因柔性OLED的產品特性,未來可以實現隨意卷曲🙅🏼♀️,應用場景比較廣泛,可以滲透到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屬於產業競爭的高點,但也要看到,和三星等韓國企業相比,國內面板廠硬屏良率和柔性屏良率仍然偏低🔒,特別是OLED的核心材料設備主要靠國外供應🏣,國內的設備精密度、材料壽命還存在差距,需要進一步攻關突破😼。
“國內面板廠硬屏良率在70%到80%之間,代表性企業的柔性屏良率在70%到80%之間。影響良率的因素很多,我們所說的良率是指綜合良率🎭,包括前段的顯示屏良率和後段模組良率🧘🏻♀️,材料🧑🦽、工藝🤛🏿、製程等都會對良率產生影響。”吳淑園說,折疊屏手機大規模進入市場🎆,還需要解決消費者使用體驗👩🏻⚖️、產品性能指標🤌🧚🏻♀️、供貨能力三大挑戰☯️。
柔性顯示產業鏈條還包括鋁塑膜👨🏿🚒、金屬轉軸等🦛,目前被投資界看好的包括新綸科技、長盈精密等公司。業界認為🏇🏽,手機屏幕的變化將極大影響應用開發者的交互設計🔕,這也可能催生新的市場機遇🏌️♀️,同時也帶來挑戰。因為屏幕可折疊🧜🏽♂️,未來不同手機品牌推出折疊屏幕方案顯然會存在規格和尺寸差別,APP適配的分辨率比例需要能夠適應這種變化,否則會導致應用顯示問題🪆。